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

网友提问:

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

优质回答:

古代科举是按照籍贯来的。

童生考秀才,秀才考举人,都必须在本省参加院试与乡试。

如何限制?

路引与联保。

比如参加本省秀才考试,本乡的地保要签名盖章,本族族长要证明,拿到本县教喻(县教委主任)处签章,再请身份相近的三个同学联保互保作为补充,最后才开出学籍证明与路引才能参加县府院3级11场考试。中了秀才,还要公布籍贯与姓名,接受监督。

举人考试更严格。秀才每年都要在本县接受考试,通过者得县教喻的同意去首府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举人。同样也有准考证,列明参加乡试的秀才姓名,籍贯,年龄,居住地,中秀才时间。县学同意考举人的证明。

明清时期全国每两年新增25000名秀才,每三年增加3000名举人,而各省举人竞争程度差异非常大,比如江南文风鼎盛,中举率大约千分之四,比进士率(大约百分之一)要难度大得多,就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而河北陕西等地的举人中举率基本可以达到1%多些,因此历代都严厉禁止科举移民。

唯一可走门路的是国子监。明清都规定,三品以上官爵一生有一个国子监学生推荐名额,国子监学生同样享受秀才待遇,期限6年,可参加直隶地区的乡试考举人,不用回籍贯。而普通纳粟入学(县学府学)虽然也可以享受秀才待遇,直接考举人,却只能限制本省。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还有和地球一样的星球吗?

下一篇: 北洋军阀时期,几乎所有省份均被大军阀控制为何偏偏河南没有?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