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顺治帝24岁去世,只钟情董鄂妃一人,为何却能留下14个孩子?

网友提问:

顺治帝24岁去世,只钟情董鄂妃一人,为何却能留下14个孩子?

优质回答:

顺治帝是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据史料记载,非嫡非长年纪尚幼的顺治之所以当皇帝是多尔衮,豪格相争不下,妥协的结果。

顺治帝前期由多尔衮摄政,十二岁多尔衮故去后亲政,展现一个帝王的魄力,他清除多尔衮党羽,收归皇权,重用汉官,研究明朝兴衰规律。

在对待郑成功的事上,顺治一直坚持按招扶政策处理。即使大西军来降的将领孙可望,顺治也封为义王。当时大臣不服气,瞧不起孙可望。但顺治坚持自己的许诺,才使孙可望放心。注重反腐,打击结党行为。他还派出监察御史,查看民情民怨,清除一些不合格的官员。还规定朝廷官员不准结党营私。吸取明朝教训,不许太监参政。也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在后代方面也不算弱,六岁继位,在位十八年有十四个孩子,这些孩子中,除了皇四子是董鄂妃所生,其他孩子情况如下:佟佳氏就生了康熙,笔什赫额捏福晋生了皇长子、皇三女、皇五女,皇长子夭折。顺治帝还有一位董鄂氏生了次子福全。陈图塞尔福晋生皇五子、皇长女;唐璟福晋生皇六子,钮祜禄福晋生皇七子,塞母肯额捏福晋生皇八子,杨喇亥娘福晋生皇二女,庶妃乌苏氏生皇四女,克里纳喇福晋生皇六女。

从这些统计看,为顺治生孩子也就10位,但顺治却有37位皇后嫔妃,庞大的后宫让他拥有庞大的后代。

顺治对董鄂妃感情是有的,且很深厚。

顺治十三年(1656),十七岁的董鄂氏被选入后宫,她出身满洲正白旗,其父是朝中的从一品大员董鄂·鄂硕。入宫不久,董鄂氏就被封为贤妃,数月之后,顺治帝召开了隆重的册封大典,以册封皇后之礼正式宣布立董鄂氏为皇贵妃。对于董鄂妃,顺治帝可以说是格外宠爱,他称赞她说:"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董鄂妃病逝后,顺治帝悲痛欲绝,追封她为皇后,并一度萌生出家的念头,后被孝庄劝阻。顺治死的时候,陵墓旁边葬着的就是董鄂妃。

如此痴情,却依旧雨露均沾,给这段唯美爱情找些理由吧。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帝王来说更是如此。比方来说,一个普通百姓,即使一辈子没有后代,断了其家族的香火,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低微,根本没什么人会在意。而帝王则不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天下,就连生活起居都常常被民间津津乐道,其后宫嫔妃、子嗣问题更是吸引着朝野内外广泛的关注。

为了保障皇室继承人的数量和质量,"后宫"由此诞生,人们常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三千佳丽",指的便是我国古代,帝王所享有的特权。皇帝的权力不仅仅体现在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发布政令,对天下大事进行治理,也体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方面,他们所享受的几乎都是那一时期的最高规格。

除了提供大量优秀女子为帝王繁衍后代,培养继承人,皇帝自身的生理需求、大臣们为与皇帝巩固关系而结成的"政治婚姻"等原因,也导致了古代的后宫往往十分热闹。

自古以来,除了和独孤皇后"誓无异生之子"的隋文帝杨坚、提倡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朱祐樘等个例,大部分帝王都有着不少妃子,并生下许多皇子、公主。

当然,妃子众多并不代表帝王就没有钟爱某人。正如上文所言,鉴于帝王在封建王朝的至高地位,许多妃子是为满足其生理、政治等需求而被招入宫中的。

即使皇帝们有时会动情,但还是出于繁育后代的需要,和其他妃嫔生子。举例来说,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但他还是和另外六人生有孩子;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患难与共、相互敬爱,但他的妃嫔光为史所记的就多达二十人。

因为这些理由,顺治帝即使是独宠董鄂妃,却也免不了在宫中也临幸其他妃子,据史料记载,包括董鄂妃在内,顺治帝的后宫内共有四位皇后、七位正妃、九位庶妃,以及十七位格格。顺治帝与她们共生了八个皇子,六个公主,总计十四个子女。

这十四个子女中,只有第四子和硕荣亲王是顺治帝与董鄂妃所生,而且这个四皇子出生数月便夭折,连名字都还没来得及获得。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要求顺治帝,为了给大清王朝培养下一位君主,为了加强和朝臣、贵族的联系,顺治帝即使心中最爱的始终是董鄂妃,但他也不能不顾压力,只宠她一人。

帝王们看上去锦衣玉食、悠闲自在、让人十分羡慕,但许多时候,他们没有办法顺自己的心意,需要被迫做许多自己不情愿的事,或许这也是导致顺治帝想要剃发的原因之一吧。

其他网友观点

顺治帝6岁登基,24岁得天花病逝。也有野史记载顺治福临并没有死而是在董鄂妃去世后伤心过度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到底怎么死的姑且不谈。但是这么早当皇帝,年轻人的雄性荷尔蒙迸发,全天下的女子都是他的,可想而知。顺治帝在位加上皇后妃子足足有40人左右,毕竟都是满清重臣,将军之女,你不临幸还容易得罪他们,所以孩子多就不足为奇了。

其他网友观点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入关后首位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皇九子,生母系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皇帝6岁继位,24岁崩逝,在位18年,生育8位皇子、6位公主,共计14位皇嗣。

在顺治皇帝的14位皇嗣中,除了早早夭亡的皇四子荣亲王,其余包括康熙皇帝在内的13位皇嗣出生时,其生母都系庶妃身份,无一例外。顺治皇帝独宠董鄂妃,这是有明确历史文献记载和后世研究学者公认的事实,但顺治皇帝偏爱和庶妃生育皇嗣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个人认为,有三点原因导致:

1、封建帝王的感情和生育皇嗣的关系并不大

对于封建王朝的帝王而言,生育皇嗣本就是一件和政治、皇权有着密切联系的事,清朝统治者认为皇嗣的枝叶繁茂是江山永固、后继有人的代表之一,所以他们不惜采用“早婚”、“拼命扩大后宫嫔妃数量”的方式来尽可能的多生育皇嗣。清朝皇帝对于后宫嫔妃专宠的情况并不稀罕,但这也没能阻止清朝皇帝和其余后妃生育皇嗣。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感情和皇嗣的繁荣并无多大关系,他们始终都会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皇帝而非普通“多情男友”这个事实。所以,虽然董鄂妃独得顺治皇帝恩宠,但为了皇权稳固、江山万世传承,顺治皇帝必须保证皇嗣的数量。

董鄂妃于顺治十三年入宫,在其入宫之前,已经有包括玄烨、福全等数位皇嗣诞生。顺治十四年,董鄂妃为顺治皇帝生下皇四子,但其在数月之后便夭折,董鄂妃也因为痛失爱子,思念成疾,再无生育。所以,即使顺治皇帝再独宠董鄂妃,她也生不出皇嗣了。所以,顺治皇帝只能和其余后妃继续扩大皇嗣队伍。

2、顺治皇帝对生母孝庄太后的抵触,导致的对博尔济吉特氏后妃的厌恶

因为顺治皇帝生母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影响,顺治皇帝后宫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除了一个汉族女子恪妃石氏外,顺治皇帝最初的两位皇后、四位正妃都是来自蒙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女子。

根据《清皇室四谱》记载:

“初,世祖稽古制,选汉女以备六宫,妃(石氏)与焉。赐居永寿宫,冠服用汉式。”

由此可见,顺治皇帝将汉族女子恪妃纳入后宫,很可能就是为了迎合自己对汉文化的推崇、对汉臣的重用,是为了沿承古制,以便更好的被中原地区汉民族所接受。也就是说,恪妃能够称为顺治皇帝的正妃,完全是处于政治影响的老驴。但刚刚入关的清朝,在内心对于汉族女子的抵触还非常明显,尤其特别注重血统纯正、皇嗣出身的清朝统治阶层,汉族妃嫔,尤其是所生皇子很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正妃,生育皇嗣的几率很低。

除了恪妃和顺治皇帝独宠的董鄂妃外,剩下的庶妃之上的后妃全是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皇帝和生母孝庄太后的关系不好甚至因为废后、专宠董鄂妃等原因差点闹到“母子反目”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顺治皇帝对于博尔济吉特氏后妃的宠幸自然会严重减少甚至不曾宠幸,也就谈不到生育皇嗣的问题了。

3、对后宫嫔妃的恩宠平衡也是封建帝王用以平衡朝臣势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维护皇权统治、保证皇帝地位是每一位清朝皇帝必须要进行的政治任务,而这项任务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对后宫嫔妃的平衡宠幸以控制和平衡后宫妃嫔外戚家族的势力,从而让最高权力始终保持在皇帝手中,达到皇权集中的目的。

在顺治皇帝的庶妃中,不乏有出身佟佳氏、钮祜禄氏等满洲上等家族。在清军刚刚入关的顺治朝,因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特殊的参政议政制度影响,满洲贵族对于皇权和旗权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拉拢和安抚这些满洲贵族家族,顺治皇帝可用的办法之一就是平衡宠幸来自满洲上等家族的后宫嫔妃,并让她们生育皇嗣,让皇室子弟拥有这些家族的血统。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在汉中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大将关羽为何要进攻曹操的襄阳地区?

下一篇: 宇宙是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奇点大爆炸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