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读书致贫(世事洞明皆学问之读书致贫)

读书致贫(世事洞明皆学问之读书致贫)

范进中举的故事现在都已经家喻户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时代不过是人性的集成。漫长的历史尘烟中,总有些东西万古不易,这东西,就是人性本身。

BBC有一个纪录片,中国篇之读书致贫。本片通过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的王盼、高等教育结束后的万超和教育行业从业者的王振祥这三个人来讲述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

父母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用高昂的学费将子女送入大学,希望子女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才发现子女的悲惨命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因学致贫,使全家的命运一起变的更加悲惨。

就目前而言,教育费用占比达到了普通家庭总收入的30%-40%,给家长沉重的经济压力的同时,子女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

为什么要读呢?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高中时代了。老师,家长口中,这是一个被社会高度认可的独立王国。一劳永逸的罗马大道。那时候个人想的最多的就是,别人都在读,不读我又能干啥呢?重复着父辈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故事?相比较而言,读书更像是一个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四邻八舍会告诉你隔壁张三原先学的土建,现在吃香的喝辣的。又有人反驳还是计算机好,李四的儿子现在搞计算机,以后可以跟着他弄, 花不完的钱。事实上大部分人对于专业的初步了解也仅限于在网络上。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大部分人的思想以及活动范围多少继承了父母父辈看问题的方法方式。所向往和学习的主体依旧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与此同时,少数处于信息上游端的已经在考虑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课堂上,经常听到的就是,这个公式你们先记着。等会再来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同样的为什么读书也是一个道理,你先读,以后再告诉你读书的好处,或者说不用告诉你你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读书的好处,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科教兴国,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只是目前的教育方式就好比是嚼饭喂人,并没有做到知行合一,收到经世致用的效果。反而让人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感觉。

国家最高领导人最近关于扶贫,有扶贫扶志的说法。同样的读书也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读书不仅需要知识储备的更重要的是环境的改变,需要思想的进步。孟母三迁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文凭,只是代表一个人过去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其知识储备能力。论实干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有趣对联(5个很有趣的对联)

下一篇: 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教师节的由来你知道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