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朱元璋北伐为什么能打败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

网友提问:

朱元璋北伐为什么能打败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

优质回答:

我们知道成吉思汗凭着强大的蒙古骑兵,四处征战、在欧亚大路上征服了大片的领土,并建立起四大汗国。可是为什么有着战争机器之称的蒙古铁骑,为什么会被起义军打败了呢?

1.对各民族的压迫:在元朝的时候,蒙古统治者把老百姓分为四等人,而汉人属于最低等的,更是对人们征收各种苛捐杂税,民族压迫感十分严重,百姓早已苦不堪言。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类的元末红巾起义,江南地区群雄聚集,元朝的统治日渐衰微,可以说此时民心所向,明军所向披靡。

2.元朝的内部斗争:在元末的农民起义中,如果元朝政府的全力镇压,可能红巾军的起义不会成功,可是此时元朝统治者内部各自为政,相互斗争,无心去管江南的农民起义,这给了刘福通所领导的农民军发展机会,起义军的势力逐渐壮大,当时江南出现了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陈友谅等割据势力,元朝统治者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逐个击破,可是元朝政府没有座位,反而将重心放在内部。等朱元璋统一了江南,元朝统治者才发现为时已晚。

3.元军战斗力下降:在元朝建立之前,蒙古军队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有这非常强大的战斗力,蒙古骑兵加上火器的运用,使得很多国家都被蒙古人所征服。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曾经骁勇善战的勇士,逐渐腐化起来。整天只会吃喝玩乐、压迫南人,训练早已经荒废了,战斗力急剧下降,和明军交战时,甚至有很多人投降。

其他网友观点

一支号称将征服世界的元蒙铁骑,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支智勇兼备的旋风,为什么最后却被一向被他们蔑视的软弱汉人军队所击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孱弱的汉人为什么屡屡打败曾经高高在上的元蒙铁骑呢?细细分析,自然就得出答案:

一、组织纪律。蒙古骑兵在以前就是一个强势的存在,但是一直是散沙一堆,无法形成真正的优势。是铁木真将蒙古铁骑联合在了一起,这才真正发挥出他们强大的杀伤力与破坏力来。那些被元蒙铁骑击败的众多敌手直至死亡,也绝对不相信他们会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下颤栗。在他们的思想中,游牧民族就是代表着野蛮、原始、混乱、落后。

而他们却从来不相信一团散沙的蒙古骑兵,在铁木真的组织下,竟变成了组织细密、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铁骑旋风。就是这样一支军队,组成人员都是草原精壮汉子,从小对于马匹、弓箭、格斗、厮杀.....耳熟能详。再加上军纪、组织、训练等无形箍子圈住,真真正正形成了一个能盛水的“木桶”。

回顾他们的战绩,从来不是靠着人海战术、蛮勇来取胜的。大部分战例都是以少胜多。成吉思汗组建的最大一支军队,是用来征服波斯的部队,人数也仅不过24万人。即使后来他们用来征服俄罗斯和整个东欧及中欧地区的军队,也从来没超过15万人。可见全盛时期的元蒙骑兵是多么可怕的一支“上帝之鞭”。

但是元蒙灭掉南宋,建国“元”后。情形就发生了变化。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并将各民族人为划分不同等级、而内部为了争权压利又互相倾轧......

安稳下来的元蒙骑兵,不再象以前一样吃住马背上,如今却出入有车马,随行有仆役的生活、渐渐生活开始变得糜烂起来。引以为傲的军纪也开始慢慢涣散起来......而明军在李善长的建议下,军纪与训练得到加强,元蒙此项优势也逐渐消失殆尽。

二、机动性能。当时元蒙骑兵的机动性,冠绝世界。据说一天里在边行军边作战的情况下,竟能推进80公里。而当时的欧洲骑士们仅仅是行军,一天才能推进40公里。而且蒙古马吃苦耐劳、矮小精壮、零下四下度的低温尚不害怕,更何况平时呢?

最最关键的是,蒙古马能在厚厚雪地中觅食,而骑士们则靠马奶来补充体力。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如果单单一人一马是无法实现这种闭环的。元蒙骑兵一般来讲,一人要有四五匹备用马。

正是这样,“闪电般”的行军作战速度,正与二战时纳粹德军陆军大将古德里安提出的“闪电战”不谋而合。

而安稳下来的元蒙骑兵,逐渐吃不苦、受不了累。他们迫令南人和汉人替自己养马。养马的作用就是用来做军马,另有满足元蒙贵族们养马的癖好。究竟有多少马场呢?假如登高放眼,全国几乎都是大大小小的马场。北到大漠,南到江南、江淮地区也尽是牧场。

故此,元蒙此项优势由于人的因素慢慢衰退下来,而明军是夹杂着强烈的民族、阶级仇恨的,他们并不在乎吃、喝、穿,在他们眼中,将鞑子赶出中原才是最大的目标!而最重要的马匹并不缺乏。由此得出明军此时人的因素强于甚至高于元蒙。后期元蒙机动性与明军对比中并不占绝对优势了。

三、武器装备。在全盛时期元蒙军队里,重骑兵大约占40%,轻骑兵60%。远程主要使用蒙古复合反曲弓、近战武器主要是是弯刀和长矛等刺劈武器,辅助使用手斧和铁骨朵等砸砍武器。

所以一个元蒙骑兵的标配就是:蒙古马、长矛或弯刀、弓、斧或铁骨朵、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

军队攻城时则装备发石车、火箭等大型武器装备。

而在元蒙后期,大部分元蒙骑兵战斗力直线下降,而明军则直线上升。随着火器的加入,明军武器装备方面略逊于元蒙方甚至持平于元蒙方。

四、战略战术。元蒙骑兵经常采用各种骑兵战术,如箭雨打击、两翼包抄、佯退、开口等等......虽说这些战术很多并非独创,都是游牧民族在多年战争中得出的战术,但是元蒙将这些战术运用得列加娴熟与完美。

蒙军最常使用的作战骑兵迂回战术。这种战术就是在轻骑的掩护下,将大部队排成许多大致平行的纵队,以一条很宽的阵地线向前推进。当第一纵队遇到敌人主力时,该纵队便根据情况或停止前进或稍向后退,其它部队仍旧继续前进,占领敌人侧面和背后的地区。这样迫使敌人后退,以求保护其交通线的畅通。而此时元蒙骑兵就趁机紧逼敌人并造成局部混乱,从而最后将敌人完全包围并彻底歼灭。

但这些战术的运用需要将士之间极高的沟通能力与理解能力。对单兵素质的要求极为苛刻。这对全盛时期的元蒙骑兵来讲,根本就不算是一个事。而在元朝后期的元蒙骑兵来讲,这种战术的配合已很难做到。

在被元朝统治的九十多年里,汉人们向他们的敌人——元蒙骑兵学习了很多使用骑兵以及战胜骑兵的战术。而此时的明军将领中,徐达和常遇春等都是非常厉害的骑兵将领。指挥上使臂使指般得心应手。他们对骑兵调配自如,选择突破方向准确,经常是以快制敌。

因此,在战略战术方面,后期的元蒙骑兵与明军对比中,已明显呈劣势。综上几点分析,很多方面元蒙骑兵都呈倒退趋势,而此时的明军正处于上升态势。军纪与战术方面明军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武器装备和机动性持平或稍稍领先于明军。此消彼涨,这就是明军最后能够击败昔日夫下无敌的元蒙骑兵的原因所在。

其他网友观点

等到明太祖北伐时大元朝早就名存实亡了,那来的“天下无敌”?此时的元顺帝早就吃尽当光,又何来铁骑?

自从元顺帝斗垮了脱脱以后,大元朝的最高层基本就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将帅之才和正规军了。幸亏长生天保佑,给大元朝留了根救命稻草——崛起于民间的英雄豪杰李察罕(察罕贴木尔)和他手下的民兵。李察罕是颖州沈丘(今安徽临泉)的色目人,家道殷实,自己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儒”。红巾军起来造反,天下大乱。李察罕和换贴兄弟李思齐起来组织地方团练,保护家乡。此后一路武运昌隆,成了一阵诸侯,此时在江南的明太祖刚刚占了金陵,但是左有张士诚右有陈友谅,相比之下是又弱又穷,于是就准备去投靠李察罕,李察罕是当时的信陵君,就喜欢帮助英雄豪杰,更何况明太祖还是自己的同乡。于是就应承着帮明太祖在大元朝那多多美言并许愿让明太祖当江西平章。

明太祖一生狂傲剽悍,从不把人放到眼力,但是只有李察罕和王保保舅甥两个例外。得知前者死后明太祖大吼一声:“天下无人矣!”;后者则被明太祖称为“天下奇男子”。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元末明初的影视剧没有几部。所以也只能从《倚天屠龙记》上找图。

但是谁成想,就在中兴国祚指日可待的时候,大元朝的老传统又来了,那就是——窝里斗。眼看着李察罕就要功成名就,元朝的另一个“大帅”,孛罗帖木儿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这个孛罗帖木儿是个蒙古权贵子弟,不学无术而且人品恶劣,他看不惯李察罕这种凭着文武全才登上将相之位的平民子弟。正在孛罗帖木儿羡慕嫉妒恨时,一个好消息传来,占据西北的两个汉人大帅张良弼和李思齐打起来了。李思齐是李察罕的换贴兄弟,自然哥俩是有难同当;于是乎孛罗帖木儿就帮着张良弼,本来就只剩下半壁江山的大元立刻分崩离析。不久之后,李察罕在山东攻打红巾军余部时遇刺身亡。外甥兼养子王保保接班,继续和孛罗帖木儿、张良弼和李思齐等人合纵连横。

李察罕遇刺的消息斩断了明太祖归顺元廷,做一个太平诸侯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迫使明太祖孤注一掷的放弃了所有的暧昧,踏上了帝王之路。于是断绝元使、自称吴王、灭陈友谅、破张士诚、降方国珍,统一了江南。而从至正二十二年(1362A.D.)李察罕起兵到至正二十八年(1668A.D.)明太祖北伐长达六年的时间里,继承了他的英雄事业的养子王保保则先与孛罗帖木儿相互攻伐,后又与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征战不休,而大都城中元顺帝与奇皇后、皇太子一家之中也爆发出了惨烈的宫斗,大元朝最后一线中兴希望就在这无休止的内斗中丧失了。

大明洪武元年,明太祖称帝开国,旋即下诏北伐。此时孛罗帖木儿已经为元顺帝派人暗杀;李思齐、张良弼皆投顺归降大明;王保保则拒绝了明太祖的好意(无常的命运),带着残兵败将护送着元顺帝出奔漠北。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获全胜的北伐。

《奇皇后》中元顺帝、奇皇后、太子一家。这一家本来真的是夫唱妇随、父慈子孝,但是权力的侵蚀最终使亲情变得苍白无力。而深宫中的人伦之变往往是以国破家亡为代价。

元赠颖川王察罕帖木儿墓,在县西五里万福寺西,今寺已废,墓在洛阳火车站正北约500米。民国时沦为驻军练习射击靶场,然墓前翁仲石兽犹存。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如果关羽不大意失荆州,刘备会不会统一三国?

下一篇: 三国中,除了司马懿还有谁可以和诸葛亮斗智?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