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雍正王朝》中:李卫身为江苏巡抚,江苏按察使到底有多大权力,能够与李卫正面对抗?

网友提问:

《雍正王朝》中:李卫身为江苏巡抚,江苏按察使到底有多大权力,能够与李卫正面对抗?

优质回答:

职位不在于尊贵,有背景则行;权力不在于台面,有后台则灵。《雍正王朝》中,所有的权力博弈与利益角逐,并非单点对个人,而是背景对后台,江苏按察使对抗巡抚李卫就是其中一例。

按察使权力的来源

类似按察使的职位,唐、宋时均已设置,主要负责巡察。唐睿宗改巡察使为按察使,宋仁宗以转运使为按察官。自从辽圣宗命令分路按察刑狱,按察使由此开始负责刑名,因而也被称作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简称“臬司”。又因忽必烈将按察使改为廉访司,所以按察使又被后世称为“廉访”。

顺治初年,各省设按察使一人,唯直隶不设。到雍正二年,改直隶巡道为直隶按察使。至此,形成定制,十八省均设按察使。

清制,按察使为正三品官,品级位于各省布政使之下,合称“两司”。按察使之职位如果空缺,先由吏部开列具题,再由各省运使、道员升任;如果升迁,则任各省布政使、大理寺少卿或通政使司副使。

《大清会典》记载,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振扬风纪,澄清吏治”,其具体职责可分为四条:

一、办理全省的刑名案件,勘核词状,管理囚犯;凡比较重大的案件,则会同布政使办理,并上报京城部院;每年秋后会审,则充主稿官。这是按察使最重要的职责,也是“猫腻”比较大的权力,一旦心术不正,就会造成各种冤假错案。

二、每五年一次“大计”的考察外官,由按察使担任。就是与督抚、布政使一起,对下面各州县官吏进行一次考评。

三、三年一次的乡试,由按察使担任监视官;

四、管理各省的“邮递”事务,负责邮路畅通,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按察使名义上以刑名和“邮递”为其主要职责,实际上凡省内一切政务,依旧需与布政使共同负责,同时参加督抚、两司、学政共同研究政务的会议。

提刑按察使司为按察使办公之衙署,俗称“按察司衙门”。其下设机构与属员,各省有所不同,一般常设机构为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

按察使职责重大,享受的待遇也不低,吉服冠顶用蓝宝石,朝带用镂花金圆版,官服补子绣孔雀;经济待遇,以江苏按察使为例,每年俸银130两,养廉银八千两,还有各种办公补贴,去世后朝廷发放316两祭葬银;阶称为通议大夫,老婆的封号为“淑人”。

江苏按察使背后的利益链

职位的高低很多时候并不与权力大小成正比。《雍正王朝》中,黄伦作为按察使,官位没有李卫高,口气却不小。他的底气除了按察使本身的权力,还有四个方面:

一、背后有年羹尧撑腰。

年羹尧刚打完胜仗不久,是当红辣子鸡,许多朝廷重臣都要给他面子,攀龙附凤者不计其数,黄伦就是其中之一。

年羹尧与李卫同样出自雍正潜邸,若论职位与影响力,年羹尧台面上更胜一筹。这就显示出山头的重要性,只要靠山够大,哪怕职位低一点,腰杆子也能足够硬朗。

可惜的是,黄伦不知道年羹尧就像小龙虾,大红之日就是大悲之时。即使黄伦没被充军,随着年羹尧的倒台,他也会面临清算。

二、掌握臬司衙门的兵丁。

黄伦掌握着江苏臬司衙门的兵丁,可以影响上司想法的执行。符合利益的事,他会主动执行;不符合利益的事,他可以变着花样打折甚至抵触。李卫要推行摊丁入亩,但想要成事,还是离不开底下人的配合。

三、有“文凭”优势,看不上大字不识几个的李卫

在职场上,时不时就会出现“学历歧视”,同坐一个办公室,个别985就看不上普通高校毕业生。这种事,在古代官场也屡见不鲜,进士往往看不上监生或捐纳。

黄伦称得上读书人,在李卫面前有很强大的“学历自信”。在顶撞李卫时,黄伦处处就透露出对他的不屑一顾,说他是潜邸出生……潜台词就是你李卫是个没文化、不入流的关系户。这就像追比户部欠款时,陈文盛故意问田文镜哪一科出生。

四、江苏士绅支持,合理运用规则。

摊丁入亩推行下去,触动的是士绅的利益。他们之前仗着一点功名,可以不交田税,突然交税,肯定不乐意。黄伦与这帮人有过勾兑,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早就沦落为他们的代言人。动了江苏士绅的利益,就是动了黄伦的利益,他必然要反弹。

此外,江苏士绅将田地“挂牌”交易,利用了朝廷田地交易期间不交税的规则漏洞,合理也合法,因而黄伦才能理直气壮地与李卫唱反调。

秋媚说:臬司高一尺,中丞高一丈。底层出生的李卫,虽未读过几本书,但也没受书中条条框框的束缚,因此,他头脑更加灵活,不按常规出牌,用调虎离山打得按察使措手不及。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我们看一下每个省有哪些高级官员。按照朝廷的等级划分,每个省的高级官员有巡抚、提督、按察使、布政使、学政等人。其中,提督负责管理全省的绿营军,不插手其他工作,属于军队系统的官员,不属于行政系统。学政大人则是管理全省的教育工作,工作比较单一,但比较清高,也不插手地方行政事务。真正负责地方政务的是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巡抚是正二品的高官,负责全省军政民财等各方面的工作,是全省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布政使是从二品官员,负责全省的经济建设、赋税、人口等工作,属于全省的二把手,也算常务副省级。按察使负责全省的司法和治安工作,是正三品官员。

虽然巡抚的权力很大,但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并不是巡抚大人的手下,而是巡抚的助手。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李卫担任江苏巡抚以后,巡抚衙门的大堂上有三把椅子。李卫作为巡抚,当然坐在中间。两侧分别坐在布政使和按察使,其他官员则只能站着。由此可见,即便是巡抚也必须给按察使、布政使一点面子。按照朝廷的规定,巡抚虽然是全省的最高长官,但无权罢免按察使、布政使这样的高级官员。如果巡抚和几个助手爆发矛盾,一般需要皇帝来处理。河南巡抚田文镜与河南学政爆发了冲突,田文镜拿学政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请雍正皇帝出面调解。

在雍正皇帝刚刚上台的时候,国库亏空严重。为了缓解这一危机,雍正皇帝开始在江苏、河南等省份推行摊丁入亩等政策。这些政策触犯了乡绅集团的利益,江苏省是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雍正皇帝的政策引发了乡绅们的不满。但又不能和朝廷对着干,江苏地区的乡绅贿赂了江苏按察使黄大人。拿了乡绅们的钱,江苏按察使对巡抚李卫的命令阴奉阳违,这让李卫非常生气。巡抚大人和按察使大人在大堂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当时,布政使在中间保持沉默。从正式渠道,李卫根本无法罢免按察使,但李卫有自己的鬼主意。

如果换成田文镜,估计又要请雍正皇帝出面。李卫则没有麻烦皇帝,而是利用自己的办法处理。李卫发现江苏按察使介入了一件强奸杀人案,而且收了被告的钱,同时占了原告的便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作为一个省的巡抚,李卫有权力重审案件。李卫暗中与原告达成了默契,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成功的把江苏按察使拉下了水。虽然巡抚没有权力罢免按察使,但如果按察使有犯罪行为,当然无法继续工作。李卫通过这样的方式,扳倒了江苏按察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连李卫都要这么费劲,由此可见,按察使的地位和权力确实不低。

在审理案件的时候需要搜身,江苏按察使勃然大怒:“我是朝廷正三品大员,谁敢动我?”当时,衙役们迟疑了一下,在得到李卫命令之后才动手。毕竟,按察使是全省差役们的顶头上司。巡抚被称为抚台大人,布政使被称为藩台大人,至于按察使,则被称为臬台大人,这几个都是高官。在电视剧中,似乎按察使有兵权。其实,按察使无法调动朝廷的绿营军和八旗军,但各个地区的治安部队确实隶属于按察使管理。年羹尧突袭江夏镇的时候,安徽的淮安营就驻扎在江夏镇附近。当时,淮安营的军官阮必大说了安徽按察使衙门,而没有说安徽提督。由此可见,淮安营隶属于按察使衙门管理。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其他网友观点

按照清朝的官制,按察使是巡抚的下属,因而《雍正王朝》中的江苏按察使黄伦应该服从于江苏巡抚李卫的领导。

按察使,俗称臬台,是主管一个省范围刑法之事的正三品地方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级公检法部门的权限整合。

巡抚,“巡行天下,抚军安民”,主管一省军政、民政等一切事务的正二品或从二品的地方封疆大吏。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最初创立巡抚制度的时候,巡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差事安排,其主要职责也在于督理税粮 ,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而在省一级的地方官僚体系中,将传统意义上“省长”的一分为三,由“三司”,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主管“民政”,“刑名”以及“一省军务”,三者相互配合,并且相互挟制。直到明朝中期的时候,巡抚由临时性的岗位变为了常设官职,进而节制一省的军政民务,成为一省最高的军政长官,“三司”成为了巡抚的下属。清朝时期继续沿用了明朝的这一官制。

因而,可以看出江苏巡抚李卫是江苏按察使黄伦的上级和领导,无论是官阶还是品级也都高于黄伦,而黄伦作为按察使也应该服从巡抚李卫的领导与管辖。

身为按察使的黄伦敢于同李卫正面对抗,不服从李卫的管辖,更多的还是因为黄伦背后的支持力量。

首先,是整个江苏士绅富户们的支持。

李卫到江苏任职巡抚,首要的任务就是推行雍正“摊丁入亩”的新政,而这也将极大的触动江苏地方的士绅以及坐拥广大土地的地主富户们的既得利益。

在此之前,清朝一直奉行的“人头税”政策,这也就使得纳税的主体落在了人数众多的无地甚至是少地的百姓身上,而这些士绅富户们则可以说是“坐享渔利”。然而,伴随着“摊丁入亩”的政策的实施,将按照拥有土地的多少来征收税银,因而他们也将成为纳税大户,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收益进行上缴,利益也就自然而然的受到了损失。

所以,这些士绅富户们希望通过黄伦对抗李卫,进而阻挠李卫在江苏推进“摊丁入亩”的政策实施,保全自己的利益,因而这些士绅阶层成为了黄伦的坚定支持者。

其次,是整个江苏官场对于黄伦的支持。

在此之前的剧情的中,江苏省所辖属的扬州等地,都是“八爷党”的门人聚集地,可以说是“八爷党”成员密集分布,这些人本就因为政治集团的不同,与李卫所代表的雍正自己的集团关系不和,矛盾冲突更是根深蒂固。

更为重要的是,江苏的官员与江苏的士绅阶层关系极为密切,利益捆绑相当的紧密,而李卫推行的“摊丁入亩”等一些列的新政,既是触动了士绅富户们的利益,更是让这些官僚阶层的实际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损失。

所以,不管是从自己的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支持黄伦对抗李卫,也就成为了江苏官场的必然选择。

再次,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黄伦的背后有年羹尧的支持。

黄伦之所以有恃无恐的悍然对抗一省巡抚李卫,对抗雍正的新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他的背后的支持力量,这便是年羹尧。当然,并不是年羹尧鼓动黄伦去对抗李卫,挑战雍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年羹尧为黄伦提供的庇护。

年羹尧在平定西北叛乱后,声望、地位得到了空前了提升,雍正都将年羹尧成为“恩人”,而年羹尧在回朝后也大肆保举自己的亲信,培植自己的党羽势力,黄伦也就是在这样的“年选”背景下,出任江苏按察使。

也正是因为如此,背靠着年羹尧的这棵大树,黄伦自信认为,李卫不会过度难为自己,要给足自己面子,同时,即便是自己有错,也会因为有着年羹尧的庇护而安然无恙。

所以,正是因为有了江苏士绅的支持,江苏官场的支持,以及年羹尧的保举与庇护,才让身为江苏按察使的黄伦有了用气和资本,去对抗自己的上司,江苏巡抚李卫,更是带领着整个江苏官员,对抗着雍正“摊丁入亩”的新政。

最终,李卫一手“调虎离山”,成功拿下了黄伦,也就此震慑住了整个江苏官场。

面对气焰如此嚣张的黄伦,李卫来了一手“调虎离山”,故意将黄伦派去镇江查案的同时,开始对黄伦的清查工作,最终通过为刘王氏翻案,进而找到了黄伦与江苏富商程森勾结的证据,将黄伦一举拿下。

在黄伦被李卫拿下后,江苏的各级官员已是群龙无首,并且担心惹祸上身,丢掉前途,纷纷选择向李卫屈服,而江苏的“摊丁入亩”新政也得以顺利推行。

之后雍正来到江苏地面视察,得到了年羹尧擅杀孙嘉诚的消息,这也让雍正下定了处理年羹尧的决心。与此同时,年羹尧既已倒台,依附于年羹尧的黄伦,也将面临着悲惨的结局,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一切也都是咎由自取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古代是如何做到提前收几年后的税赋?现代世界还有这种情况吗?

下一篇: 古代历史上的奴隶主是怎么依靠奴隶盈利的?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