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中国科举史上的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等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

网友提问:

中国科举史上的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等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

优质回答: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我们如今所熟知的这一整套科举流程,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制度成果。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今日的国家教育体系——即小、初、高、本科、硕士、博士来比对科举,实际上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今天的教育只能提供学历学位,而科举则直接和仕途挂钩。应该说,科举是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和国民教育的结合。

所谓童生,指的就是在没有取得秀才以前的读书人。需要注意的是,按明朝的规矩,只有通过县试、府试的读书人才有资格被称为童生。也就是说,童生必须在自己的府(地级市)范围内取得名次,才有资格称为童生。

童生没有资格做官,连在大堂上免跪的权利都没有,放在今日,大约也就是重点高中毕业生而已。

而秀才就是在由省级教育部门主持的考试——院试里通过选拔的生员了。尽管依然没有直接做官的权利,但是秀才已经获得了许多优待,比如免税,又比如在衙门里可以不跪,其社会地位略高于普通劳动人民,一般被视为士大夫的最低门槛。

时至今日,秀才基本可以视为本科毕业生。

县试、府试和院试,都是由地方教育部门组织考核的考试,通过者也没有做官的资格。因此,这种考试就类似于今天的学历教育。

而更高级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则都由国家层面来组织实施,其通过者都有做官的权利,因此,这三种考试更像公务员考试。

乡试由天子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员未入流者)经科试合格,均准应试。通过考试者即为举人,已经具有了候补官员的资格。惟其如此,范进才能在中举以后欣喜若狂;也正是因为如此,海南的一个穷秀才,才能成为青天大老爷,最后以二品大员的身份光宗耀祖。

放在今天,举人大致类似于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通过者,理论上具有做官的资格,但仍然需要接受下一步考核。但不同点在于,如果面试不合格,笔试通过的公考考生还得重头再来;而举人即使在吏部大堂一次没被相中,也不代表他会被取消举人资格。

获得举人身份的考生们,还需要再入京参加会试和殿试。会试依然有淘汰机制,很多人都会倒在会试这一关;而通过会试进入殿试层面的考生,就不必再担心没有官做了——殿试是纯粹排名的一场考试,所有能参加殿试的考生都会被称为进士,只不过称谓上有所不同:前三名是进士及第,二甲是进士出身,三甲则是同进士出身。

不管怎么样,能做到两榜进士,就已经很不简单,无论是留京还是外放,都至少有一个七八品的位子是等着你的。放在今天,已经是处级干部的编制了。因此,进士至少相当于如今一份县处级干部的待遇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观点

应该讲,不太好说。仅以曾国藩的应考之路做一比较,当有所发现。

清末咸丰(11年)、同治(13年)、光绪(34年),3朝一共58年,录取的进士人数分别为:咸丰1046人,同治1588人,光绪4088人,合计6688人。

60年,基本上算一代人了。这一段时期的中国社会总人口,大概4亿人左右。 4亿人里面取6688人,大概是0.0017%,也就是万分之0.17,100万人中取17人。精英中的精英,牛人中的牛人。

1833年,曾国藩考取秀才,23岁。 从16岁开始,就开始参加秀才考试,经历过7次小试,可谓艰苦。

1834年,曾国藩考举人,一击中的,第36名。

1835年会试,曾国藩也踌躇满志,欣然应考。 结果:落榜。

1836年会有恩科,结果:落榜。

之后,曾国藩“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户几一年”,把百家经典都读透了,极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 这一年的苦读,让曾国藩的学识大为扩展,其学识超越了八股,进入到更高的境界,也为他后来的科举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才会有后来的会试、复试、殿试、朝考优异的成绩。

1838年会试,29岁,曾国藩欣应考。 结果:高中进士(排名中游,三甲第四十二名)。

会试之后参加殿试:第三名,道光帝钦点第二名,入翰林院学习。

纵观曾国藩的科举之路,我们会发现:其实老实人不吃亏,努力才有希望,拼搏才有未来,学习改变命运,虽然这些话都拥有浓浓的鸡汤味,但是这也话依然是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他网友观点

若要比较:进士相当于博士、举人相当于硕士、秀才相当于本科、童生相当于大专以下。这种说法根本不科学,无非是按照学历阶梯层次依次类推。硬要在相互之间比拼,只能说相当于。

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与当代国民教育类型大不一样,不便比媲。二者最大的不同是:科举是精英教育,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进入私塾。古时候社会生产力低下,谋生渠道单一,一般人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被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耕生产,人们生活艰难困苦,衣不掩体、食不裏腹,遇到天灾或人祸及至战争,朝不保夕,可以读书的人凤毛麟角,考试过关“拔贡”少之又少,更遑论高中举人、更甭提金榜题名。“三年一度、三年一梦”外加“恩科”,全国大考,三年才一次,每次取仕300名左右,究竟有多少读书人梦断京都?只有天知道!科举制度发端于隋唐,成熟于宋、明、清三代,每个县、府、省的贡生秀才举人,比例稀罕,无数人皓首穷经寒窗苦读,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仅一布衣而己。才高八斗如李白、孟浩然、曹雪芹、蒲松龄之流,也望科举考试兴叹,徒呼奈何…

现在国民教育,面向普罗大众,特别是《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实施以来,适龄青少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地方政府和家庭两个方面,都需履行让少儿入学读书的法定责任。经过几十年国家强力推行,夯实了基础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每年一次,全国统招大中专学生,1999年大学扩招后,历经20年时光岁月,至今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毛入学率已达65%以上…

古代科举,只考《四书》《五经》,半部论语治天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做官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现在崇尚的是读好数理化,不怕沒饭吃,你若精通英语,走遍天下也不怕。当今社会多元化,谋生就业门路广阔。与古代读书做官才能发挥聪明才智过上体面生活不可同日而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价值取向决定人生走向。古今之间,历史条件千差万别,社会环境天翻地覆,许多事物不好比较,主要是因坐标差距,失去准星,所以不好参照。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反对?

下一篇: 李白《将进酒》为什么会写“烹羊宰牛且为乐”呢?古代杀牛不是犯法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