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内容

操姓(从姓氏到二维码)

一、姓氏

我们常把姓和氏混为一谈,用在一起,

实际上最初姓与氏是分开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姓的产生要早于氏,起源于母系氏族,“姓”的本义是“女子所生”,“氏”的本义是“大树之根”;姓是一个氏族的源头,氏是姓的分支;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而古人将姓与氏分开是富有深意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母系氏族社会中后期的中国古人就感悟到了群婚制、近亲繁殖导致人种退化的弊端,下决心排除和禁止氏族内部的性关系,开始实行氏族“外婚制”。要实行“外婚制”,每一个氏族就需要一个族名作为区别与标识,这个族名就是姓。氏是用来“别贵贱”的,是政治、经济、军事象征,只有贵族才能有姓有氏,平民有名无氏。

氏相当于家族,有的以封国、采邑和居住地为氏,有的以名字为氏,有的以官职为氏,有的以谥号为氏,有的以德行为氏,有的以排行为氏。,秦朝之后,随着宗法制度的瓦解,姓与氏方才合而为一。

二、名

隋唐以前的人多数是单字名,比如姓刘名备字玄德,姓曹名操字孟德,姓孙名权字仲谋。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也有说字昭姬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王羲之或许是个特例,根据《晋书·王羲之传》所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王羲之有两个兄弟叫王悦和王承,都是单字名。根据这段记载,以及他的行为举止,不难推断“羲之”八成自己后来改的。

三、字

“字”还用作中国古人第二个名字,表字。在古代,男子20岁就要起表字了,表字,又称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同辈之间的称呼要称对方的表字。上级对下级表示亲切也会称他的表字,比如曹操叫刘备就称玄德,刘备称曹操就尊称曹公。

名和字在意思上往往要有点联系。取字,往往要表现兄弟、姐妹的排行。老了大的字里面一般要有“伯”,或者“孟”。伯表示他是正夫人生的,是嫡长子或嫡长女。孟,就表示是妾生的老大。字里有“仲”的,表示排行第二。字里有“叔”的,表示排行第三,或者更靠后,但不是最小的。最小的那个孩子的字是“季”。也有人取字的时候懒,就在单字名前面加一个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就是字了。

四、号

号有庙号,谥号,年号和尊号等

1、庙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简单来说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庙堂中接受供奉时所取的名字,不仅是中国的皇帝,庙号在东亚地区被普遍使用。

2、谥号

商朝之后的周朝并没有延续庙号制度,而是采用了“谥号”,“谥号”不仅仅用于帝王,在古代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如文武大臣,甚至后妃都有谥号。

谥号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评价意义,比如“美谥”比如“恶谥”,最为熟悉的就是隋炀帝,这就是明显的“恶谥”。而文、武、明、睿这类词明显都是“美谥”,比如汉武帝刘彻,他的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是“世宗”,我们通常称呼他为汉武帝,而不是汉世宗。

3、年号

年号是由汉武帝刘彻首创,是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皇帝大多有好几个年号,遇到祥瑞降临需要改年号,遇到重大灾荒“冲喜”需要改年号,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一共使用过14个年号。

4、尊号也叫徽号

正式的定义是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比如皇帝,陛下,等都算是尊号,再比如说“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等都属于尊号,另外唐朝时期很多皇帝都有尊号比如李隆基的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比如对李世民的尊称“天可汗”也算是尊号。

最有意思的当属自号了,多见于文人,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文人的自我评价,突出了自我意识,显示了个性解放。

五、码

到了现代社会,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二维码等,更加突出个人色彩。

尤其是二维码,当今时代每个人有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平台的二维码,每个二维码的唯一性标示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总的来说,姓氏是祖宗给的,天然自带的,也是不可更改的,正所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名字是父母取的,带有长辈的期许与祝福。“号”已有个人风格,是对个人的评价,一生的总结。到了“码”的时代,是个人价值体现的集大成。

由姓氏到号码,文明走了数千年,体现了文化的发展,个性的解放,文明的光辉不断增添个性色彩。尊重个人,是时代的进步,人类的幸运。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如何用草书写美字(美字的篆书怎么写)

下一篇: 武汉理工大学排名专业(武汉理工就业好的专业)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