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内容

现行公历是一种什么历法,公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啊(我国什么时候开始采用公历)

关于【现行公历是一种什么历法】,公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啊,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我国什么时候开始采用公历2、现行公历是一种什么历法:公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啊

1、我国什么时候开始采用公历

夏历,反映了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夏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再将地球绕日运行365天平均分为二十四份,配以名称,就是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与现代阳历一致。

农历岁首定在何时,我国历史上不尽相同:夏代以正月为岁首(夏历),殷商、周、秦分别将十二月、十一月、十月定为岁首。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启用太初历,仍依夏代之规。后来除4次累计不到30年有过短期改动外,至今一直都沿用正月为岁首。

夏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主要反映了月亮运行周期。夏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由于夏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阴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等都受潮汐的影响。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夏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夏历以春季一月为正月。

1970年以后我国将夏历改称为农历。现在被称为夏历的中国传统历法,是辛亥革命使用西历后,一些人以为中国传统历法行的是夏正,所以就叫夏历。现行农历沿用自明末《时宪历》脱胎的清朝《西洋新法历书》,现代农历的基础是来自明朝末年的《时宪历》,之前明代通行的历法为《大统历》,实际上是将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改个名字沿用。目前称为农历、阴历、古历、旧历等。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使用夏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从汉武帝开始至今,都采用夏正。这样后人误以为现在历法是夏历,其实只是用了夏正而已。

我国从1912年1月1日开始使用公历的。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资料来源360百科。

2、现行公历是一种什么历法:公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啊

阳历

太阳历简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阳历在天文学上,指主要按太阳的周年运动来安排的历法。它的一年有365日左右。阳历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运行周期而制定的,其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其历年有两种,一种是平年,一种是闰年,闰年和平年仅差一天。

通常所说的阳历,即格里历,为现行公历。基于一年有365.242199174 日,而并非刚好的365 日,故每四年有一次闰年,即二月多了第二十九日。经过四年一闰后,已修正为365.25,但仍有误差,故每一百年就会减一个闰年,即1700,1800,1900年等均没有闰年,再修正后为365.24。最后每四百年加回一个闰年,即1600年、2000 年、2400年等均有闰年,最后修正为365.2425。仍有0.0003 误差,需要约3000年才会出现一天误差,所以已经很准确了。

中国的阳历有四种:干支历、十二气历、天历和彝族太阳历

干支历

干支历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它由纪日开始。干支纪日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辰纪月,而十二辰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2000年来中国干支纪时与历法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实际上中历干支纪时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又称为节气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月。在干支历中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而与太阴月相无关。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即公历)不同,后者月长是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比公历还要优秀。目前,干支历依旧流行于大部分万年历、黄历等历书中,用于象数、风水、中医和八字命理学中。

十二气历

十二气历由北宋杰出科学家和政治家沈括在宋神宗时期所创。沈括见前朝的旧历法是以十二次的月亮圆缺做为一年的标准,虽经多次小改革但扔显气朔交争且岁年错乱,四时失位且又算数过程繁猥。故沈括便决心首先废除先圣王所遗留下来以十二朔望月为一年的阴历年法之历算法。而改以二十四个节气的定年法,此法是不管月亮的朔望而直接以十二气历之天象,把十二个气历中的二十四个节气为年制,此不以月亮圆缺为标准而只管时令节气,后再按节气定月并以立春日为每年的元旦。此种新法不但简易端平,且又上符天运魁星斗明年年春香又无补缀之劳,且此种农时以正四序调匀的二十四节气新历法,对于农事耕做方面又极为有利。但当时司天监的不少以世袭制又墨守成规的司天监庸官皆大力反对,因此不但对于沈括之才能十分嫉恨,且纠合起来进行阻挠又多次借故上告神宗言沈括的不是。后来此新历法虽实行不久便又被修改掉。

天历

天历其实是十二气历。在北宋数百多年后的1855年被太平天国所颁布使用,后又传至英国而英国至今扔用此法以统计农业气侯和农事生产的依据。然而事实上,十二气历和天历均来源于干支历。

彝族年历

彝族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以鼠日为一个月起头,12属相循环3次,在猪日终结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为过年日,不计算在10个月之内。大年在每年夏至日,过三天。第一天为接祖日,第二天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过两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闰年加祭祖日过三天。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阳历,一年中要过两次年。

古埃及历

古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月15日,潮头在孟菲斯)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智慧的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365天。

古埃及这种比较精确的天文历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说,在远古时代,谁先掌握了准确的年历,谁就拥有了领先的农业,也就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当然,从现在来看,这种历法不是特别精确,因为它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

但重要之处在于,古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对后世其他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恺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对罗马的历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改,形成了著名的“儒略历”。后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组织科学工作者继续努力,按哥白尼日心学说重新修订,形成了“格里历”。

由于格里历的内容比较简洁,便于记忆,而且精度较高,与天时符合较好,因此它逐步为各国政府所采用。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根据临时政府通电,从1912年1月1日正式使用格里历的,解放之后把它称之为“公历”。

本文关键词:公历是指阴历还是阳历,公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农历,公历是阳历还是农历啊,公历是什么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公历是农历还是阳历啊。这就是关于《现行公历是一种什么历法,公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啊(我国什么时候开始采用公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2020年杭州购买新房政策(杭州买房条件2020新政)

下一篇: 绿豆芽怎么做好吃,蒜苗绿豆芽怎么做好吃(厨师长教你饭店做法)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